3 Oct 2008

independent study III

昨天meeting,我到時Martin還沒到家,他太太在家,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太太
跟他太太小聊一下,我問說小女孩怎麼今天沒看到
Martin太太說小朋友跟朋友出去附近玩了 ,應該等等就會回來

他跟他朋友出去了?? 他不是才6歲嘛
想想在台灣6歲的小孩,大概是大班吧,家長會讓小鬼自己跟朋友出去玩嘛??
家長不擔心的要命才怪
我實在無法想像一個大班小朋友說:媽,我要跟朋友出去,等等回來

這次meeting搞的我頭有點大
還是老話,該讀的都跑不掉
是阿,那書上的東西,我大概半年前就讀了,還讀了不只一次喔
但基本上我還是只看了80%的內容吧,有20%的內容我就在那邊拖拖拖不想看
為什麼不想看? 阿就不好看不好讀嘛
結果,那80%的內容確實讓我撐了一陣子,可以騙人一陣子
但要再玩多一點的時候,那20%的內容就能讓你死

--
我想經過這次meeting,我大概可以感覺的到,地理人跟我關心的東西,差別在哪邊...
那種背景上的訓練,可以從你想怎樣處理data中反映出來
雖然Martin不能直接回應我真正的需求,但能夠知道不同解讀data的概念是有趣的

我大概知道他無法解決我想要處理的issue,他可以解決一部份,但不是全部
這讓我有一點點的setback,因為我可能還要去找可以解決其他問題的人 ...

但後來想想,如果一位老師或是一個人,他可以完全處裡我想要尋求的解釋
那我以後還混啥阿? 他一個人就能把我幹掉啦~ 我想做的他都能做~
我的意思是,他一個人就能把我的想法具體化的話
這樣我的想法就不是這樣的"新" ,我所擁有的相關背景也就不是這樣的不可取代

所以,目前的狀況 ,或許不是件壞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歡迎親朋好友發表留言 :)
若無gmail帳號,請於發表身份選擇 名稱/網址 ,將 名稱 輸入後按 繼續 即可,網址可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