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Oct 2008

culture night I

活動是分布在整個哥本哈根和Frederiksberg
我們只選了一小部分晃而已,所以我不敢去評論整個活動到底是怎樣
基本上我們選的地方是平常不能進去,或進去要很貴的地方

第一站:the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這是歐盟環境署的總部,是個專家單位,平常不對外開放
culture night當天有一些會議,開放給民眾和專家對談
有一些他們對於環境上的堅持的宣傳,有一些科學小遊戲給小朋友
有很多免費有機的食物可以吃,很多東西可以拿,像是購物袋啦,背包雨傘之類的
基本上它就是希望大家對環境友善一點

第二站:zoo
這個非常讓我震驚,我原本覺得動物園就動物園,阿不過就那樣,要比大有木柵動物園大嘛?
而且這國家強調平等尊重,還建個動物園是怎樣? 你把動物關起來就很尊重喔?

我在Washington DC時也有去他們的zoo,我對他們致力於不讓動物焦慮的努力給予肯定
像他們會把食物藏起來,讓動物去找,這樣他們不會太無聊
或是故意把環境定期搞的不一樣,讓動物活動環境能多元一點
但我沒想到丹麥的zoo是又更超出這個level了

這是個幾乎是沒有圍欄的動物園,有啦,那個欄杆是低於我的膝蓋
如果你比我膝蓋矮你可能看動物的時候會被擋到
你跟動物幾乎就是面對面,那個企鵝阿,在台灣是要建個大房子開冷氣給企鵝
在丹麥企鵝是就在戶外走,我看到企鵝在戶外走來走去我就大笑了
你可以馬上理解這邊氣溫和台灣差多少XD

企鵝離你多近? 近到你是可以直接摸他,他會對於你的任何動作做出反應的
想像你家裡養隻狗還是貓,你叫他他會回頭,或是靠近你
在丹麥動物園也是... 如果你一隻手伸出去,企鵝會一直看你的手做一些反應
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動物之間的互動,很自然的互動
他動物園的設計目的是要讓動物舒服的
你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出來一個動物園是以動物角度出發,還是以人的角度出發在設計的
那個人與動物主被動的角色可以從空間上的設計感受出來

我看到這樣的設計,第一反應是,要run這種設計,同時需要相當素養的民眾一起配合
雖然跟動物的距離近到我可以直接摸動物,但沒有人會去侵犯動物
你可以看到家長在教導小孩該如何跟動物互動
沒有人會丟食物給動物,沒有人會去嚇動物做些很蠢的舉動
不是只有企鵝是這樣,海獅海豹這種discovery頻道中看到在冰上活動的動物,也都是放在室外
我真的覺得對亞洲人來講是種很奇特的經驗

獅子老虎等等,雖然好像很危險 (危險是以我們人的角度來講,這種講法對動物不公平)
但他們把這些動物照顧到他們心情很好,不必要對民眾產生攻擊
所以這些獅子老虎跟民眾也是相當近的,這真的讓我很訝異
鳥類啦,那種紅鶴啦,我覺得這些鳥類他們根本腳一跨就可以出門遊玩啦
我腳一跨都可以進去他們的生活空間了... 更何況這些鳥的腳比我長
圍欄只是跟民眾說:從這裡開始是紅鶴的生活區,請不要入內打擾
想想在台灣,我們建圍牆的目的應該是:不要讓動物跑出來...

從動物園出來,我有被"教育"到的感覺,這邊指的"教育"不是像去木柵動物園那樣
去木柵我是可以學到很多動物相關知識
但在這邊我是理解到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和環境平等互重的生活態度

--
其實我也知道,動物園該不該存在,存在的意義價值是什麼,是一個很大的issue
有很多的argument在裡面...
我不想去評斷到底動物園該不該存在,我只在意既然它現在是存在的,那它給我的感受是什麼?
要看一個國家的發展和民族性,大概可以從很多小地方慢慢拼湊出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歡迎親朋好友發表留言 :)
若無gmail帳號,請於發表身份選擇 名稱/網址 ,將 名稱 輸入後按 繼續 即可,網址可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