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Jan 2009

冰島新總理

冰島將出現首名女同性戀總理

(冰島‧雷克雅未克)冰島新聯合政府政黨支持女同性戀者、社會事務部長西於爾札多蒂成為過渡政府總理,直至大選。

前總理哈爾德率領的冰島政府,受金融海嘯衝擊而下台。新聯合政府的政黨同意,任命現年66歲的社會事務部長西於爾札多蒂為過渡總理,直至5月舉行的大選。

西於爾札多蒂在獲任命後表示,冰島需要一個新政府,與人民一起合作。分析員預計,在大選後,她不可能續任總理,因她所屬的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同盟,不可能成為主要政黨。
--
以上是在IA版看到的

其實我看到這個,並沒有特別的感覺
頂多就是:喔...
甚至覺得,這有必要特別報導嘛?
就說冰島新總理是什麼黨的,或名字,或她主打政策是啥就好,幹麻要講他是同性戀...

所以我去找這報導的來源
是來自馬來西亞
喔好吧,這有解釋一點點為什麼新聞會這樣寫
有興趣的話去yahoo打 "馬來西亞  同性戀"
跑出來的搜尋內容會解釋一些馬來西亞對同性戀的態度


至於本人對於同性戀的態度與接受度呢,其實變化滿大的
從上大學前不知道什麼是同性戀 (國高中真的是標準書呆子)
到大一有一次被學姊問我喜歡男生還是女生,當時我還搞不懂這是什麼問題
到第一次在師大附近看到女女相擁被嚇到,還是不知道這表示什麼,單純是沒看過被嚇到
到在丹麥第一次看到同性戀遊行時,身邊圍繞的觀眾很多是家長和小孩,小孩很小,家長在教
到在丹麥上課知道他們這同性戀異性戀根本沒啥差別
到知道教我質性分析的老師她太太是女性,她太太有小孩,她自己肚子也有小孩
讓我開始對家庭組成的人員並要條件有點混淆
到認識一位已經和他先生結婚了的男性
(好吧,我實在不知道該怎樣稱呼女生的女朋友和男生的男朋友,但他們都有婚姻關係)

anyway現在對我來講,同性戀已經沒啥好強調的了
就跟我有兩隻手一樣覺得這很自然

所以這個報導一出來,我會覺得怪怪的,也覺得很有趣
馬上覺得這反應出某些報導與被報導國家的文化態度

--
其實我對這篇報導比較有興趣的是
它說這位總理不可能連任,因為她所屬的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同盟,不可能成為主要政黨
這是很有趣的
以冰島現在這樣的狀況,到底人民會相信右派還繼續支持左派的政黨?

25 Jan 2009

事情

事情是被建構的

我到這受的教育,不敢說在專業部分真的有進步多少
但到目前為止,我覺得讓我受益比較多的是
他們讓我知道我以前或現在相信的東西,都是被建構出來的
他們讓我知道我相信與接受到的東西其實可能只是所有可能性的一種
這幫助了我什麼? 這讓我在想事情的時候會稍微退一步
知道該給些空間讓彼此去互動

昨天聽了一位丹麥到台灣旅遊的人的小演講,我聽不懂他在講啥,看我看的懂他show的圖片
他在丹麥的職業是翻譯,他到台灣主要是去東海岸
去聽去看別的國家的人介紹自己國家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你可以知道一樣的事情,不管是實質的還是一個事件
對文化不同的人來說看到的內容都不同
我們去東海岸會玩的點,也不是他們會想去的
但他們去的點,對我來講可能也沒什麼,甚至會覺得:阿那邊又不是東海岸的重點
但什麼是重點? 因人而異吧~
以他選的圖片建構出來的台灣,就會和我選擇的不同
那到底台灣是怎樣的一個國家?
又會因為接收訊息的人不同解讀出來更不同

剛剛看留學版,我講過好幾次我不是很喜歡那個版的風氣
就是所謂單一價值觀的風氣
很多事情大家都那樣講,好像那件事情本質上就是那樣,但誰知道什麼是本質呢?真的有本質嗎?
我覺得這對還沒出國讀書的人來說,接收到的印象會很片面
這些訊息都是由台灣人解讀出來的,這基本上就是透過一層有色眼鏡來觀察了

很多人都這樣講不表示事情就是那樣,只表示你接觸到很多會表達出這樣訊息的人
或是你對於這樣的訊息比較能接受

所以,強迫自己去聽去做去看一些不是很喜歡或非主流的事情,有時候是必須的

這篇沒啥重點
只是經過昨天演講,還有今天看留學版後,對我自己做的些提醒

--
哀唷,在我大學期間要我講出這樣的話,根本就是不可能阿~~

23 Jan 2009

It is my job

這陣子很累,多累就不講了
今天結束一連串從早到下午六點的事情後,開始準備8點的meeting
一進Martin的家門,他就跟我說不好意思,星期五晚上還把我找出來
他太太把小孩帶到客廳,經過我們還跟我說了:新年快樂!


其實該講不好意思的是我,而不該是他
畢竟這陣子事情太滿 ,我並沒有把事情做到我狀況好時該有的水準,我實在對此感到無力
一天能給我100小時嗎?

跟Martin談了大概一個半小時
最後要離開時,我跟他說謝謝
他跟我說:it is my job!

聽了就感心
我不覺得他現在跟我meeting是他的工作
但他把這當成還是我independent study的一部分
他還是很願意擔這責任,即使這責任完全跟他無關

我很累阿其實,我真的很累阿其實其實
但人家都願意幫到這樣了,那也沒啥好懈怠的了

22 Jan 2009

你不喝酒?

今天晚上吃飯,朋友問:你飲料要什麼? 我們都叫啤酒
我:白開水
朋友:你不喝酒的喔?
我:喝阿,但我等等回去還要讀書,所以現在不喝

所以阿,改天如果看到我喝酒,不管是紅白酒還是啤酒,那應該只代表兩件事
要嘛是我心情極差
要嘛就是我心情極好,可以喝酒盡興後睡到自然醒

其他時間,若看到有人在喝酒,那一定不是我

20 Jan 2009

即將度過

第二次不在台灣的過年...
這會是最後一次嘛? 不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還會不會再讀,不知道工作以後會在哪,不知道不知道

去年的過年我爸問我會不會想家,我說不會,我說課業很忙
今年過年課業一樣很忙,但對家裡的思念濃了點
或許是因為去年我寒假有回去一次吧~

算算距離上次回台灣也要5個月了,不長不短
其實我在國外待的時間持續多久不是重點
重點是我不知道哪時候才有機會再回去台灣,這種不確定感才是可怕
以前我想家的時候是用倒數來度過,每天倒數距離回台灣的時間,看數字一直減少心情會好些

現在是連要從那時候倒數都不知道
但我想我大概三月四月左右可以大概知道我之後該怎樣打算

--
不管結果怎樣,走一步算一步吧
反正我做了我能做的了,接下來的決定權不在我手上了
就等對方把球打回來後,再看要做怎樣反應吧~

這場仗我盡力了,擠不出更多東西了
換句話說:雖敗猶榮,況且我還沒敗勒~

19 Jan 2009

有椅子坐真好

昨天一早起床,四點多吧,打開檯燈
啪!燈炮燒壞了
很好,在這黑夜不嫌多的地方,要多黑就可以有多黑
頓時我只能依靠天花板的燈,但這亮度絕對不夠阿,我試著做些事情後我就知道了
與其讓我眼睛疲勞效率減低,不如就把我的書桌移位吧,移到天花板的燈下面
恩!就這麼辦

說是書桌移位啦,但其實是把所有的"工具"移往地板
筆電插頭一插,書一翻,繼續打拼
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除了我的屁股開始痛以外
原來長時間坐在硬的地方,屁股會痛阿~~
恩,這時我知道椅子為什麼要有椅墊了

像瘋子一樣地板全是東西,屁股三不五時痛阿痛,也是給他熬過星期天,反正24小時很快的~
今天去買了燈泡,回來裝一裝,回歸到正常桌椅打拼
恩,有軟墊的椅子真好~~

18 Jan 2009

天氣

下雨下雨下雨
沒太陽沒太陽
下雨下雨下雨
沒太陽沒太陽



吼~~~~


算了,是我自己事情趕不完,與天氣無關


--
經歷過北歐灰暗的冬天,回台灣後怎樣的天氣都算是好天氣了

恩,就是這樣

來吧~再來吧~天氣你目前還沒打敗我!!
看是你會先變晴朗,還是我會先崩潰投降?
我不會讓你輕易得逞的~

16 Jan 2009

幾哩辜嚕蹦蹦蹦

幾哩辜嚕繃繃繃 哪哈蘭搭 阿拉枯啦哩斯八
是啥? 我也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這是不是丹麥話


但無所謂,這就是時常圍繞在我耳邊的聲音,想成一堆車子跑過,或是一堆音符在跳也無彷
要更無趣的講法就是我周圍的空氣一直被某種程度的壓縮,然後聲波傳到我耳朵
神經把訊息傳到腦袋,只不過我的大腦無法把這些訊息轉成有意義的文字

聽不懂人家說的話是好的
會讓人專心,因為那一切都不關我的事

我在丹麥有很大一部分的時間都是處在這種狀態...

--

你說被isolate嘛? well~某程度上算
但這不錯阿,一生中有多少時間能處在這樣的狀態? 完全是自己的世界,是某種境界

教室英文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節錄一段,它是這樣講的:

「你覺得哪一種英文教學最糟糕?」我愣了一下,因為我經常回答的正面問題:哪一種英文教學最有效。
我想了想,回答說: classroomEnglish (教室英語)。只要在英文下過功夫的人,都會在某一個時間點上遇上「教室英文」這個瓶頸。 什麼是「教室英文」?正統地在教室裡學到的英文規則,它中規中矩,但聽起來就是不對。相對於在環境當中耳濡目染汲取的英文養份,這樣的英文,我們稱它作「教室英文」。它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個本來可以用有很短的字就表達出來的概念,但我們習慣用很長、很難的字, 或者說"用太多的big words"或"誇張的英語"

--
其實看到這篇,我挺贊同的,不是贊同它裡面舉的例子,是它提到的觀念
"教室英文" 講的太好了

我曾經問過朋友:你會不會覺得在台灣學的英文來到國外有時候是種障礙? 尤其是文法
我會問朋友是因為我不清楚這樣的狀況是不是因為我在私校教育,才有這種狀況
私校教的基本上就是極盡所能的"刁",尤其是英文和數學

不可否認那樣養成的過程幫我打了一些學業的底,但它同時也常常為了學業而學業
我覺得那時我到美國感受最明顯
寫作文,以我們的文法底子,要多複雜的句子馬都可以寫
但常常會被當時美國的老師問:你這樣寫是想要表達什麼?
當她換個方式幫我改寫後,我的反應是:你那樣寫跟我這樣寫還不都一樣?為什麼我這樣寫不行?
美國老師通常會說:我們不這樣講...

我的一樣是指,如果是在台灣學校,考試不會被打錯
甚至台灣的考試常常喜歡叫你改寫句子
這邊指的改寫句子不是說改成國外會用能溝通的方式
改寫句子是指用文法的概念去把一些什麼主詞受詞,文字型態改一改
但這樣改出來的句子,真的能看能用嗎?他真的叫做"對"嗎?

這邊衍生出來的問題是,像如果是你要引用別的人資料,當然不能文字照抄
你要用別種文字講法把人家paper中的意思講出來,這是要練的
但台灣的教育不是要你用別的文字把人家意思講出來
台灣是要你用一樣的文字,但在句子中做不同的排列組合,以達文法的正確

為文法而文法,這是我覺得我受益很多也受限很多的
受益的是我看文章時,那種很長的句子我知道怎樣去看,用文法去讀
但我寫文章,我會不懂為什麼在台灣是對的事情,到國外變成不對,變成很奇怪

簡單舉個例子:我用這支筆寫字
簡單講就是 I use this pen.
但在台灣教被動式的時候,一定會叫你改寫,正確答案是: This pen is used by me.
ok 你會說文法上沒錯,但實際上沒有人會這樣講,你這樣講這樣寫就是很怪很詭異
被動式不是不能教,是要教的話也要用"正常"的例子,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拿來這樣改這樣講
這例子舉的不一定很好,但類似觀念層出不窮
我也不知道這是哪裡出問題,但我真的某程度上有被這樣的英文教育給困擾到

我能接受在國外時老師跟我說:我們不用這樣的句子講
但我不能理解為什麼在台灣老師們要用這樣的句子教
我能解釋的是,或許在台灣很多老師也不知道哪些句子是真的能用...哪些用法是很詭異的...
但這樣的猜測對台灣的老師們很抱歉就是了...

我所能做的反應是啥?
就是看些影集看些影片,去學人家的用語
人家那樣講是什麼意思,以後想表達那樣的意思就照人家的方式講,不要自己亂改
至於在台灣學校教的那一套,參考就好,畢竟語言是用來溝通不是用來考試的

13 Jan 2009

面目可憎

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的確!
--

我是不知道我久沒看書會變怎樣啦
但真的久沒讀書本人會感到恐慌空虛,所以現在要趕快補,要把氣補回來

什麼時候才有那種自給自足的能量呢?
或許要等養分吸收夠了,自己內部能成立一套處理系統的時候吧~

久沒讀書整個人會散發著詭異的氣質,太恐怖了...

12 Jan 2009

圖書館

現在在圖書館,這是我第一次在裡面讀書

跟這個圖書館有接觸是從要寫proposal開始
從那時開始我發現這個從外面看起來實在是沒什麼的圖書館,實際上是很活躍也很有用的

藏書多,想找的幾乎都會有
畢竟學校圖書館基本上就是國家的圖書館,大學就是這國家的研究機構之一
你只要確定圖書館有,上網填一下你需要的刊別頁數等等
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到櫃檯領那本書,有人會幫你找好

但我最喜歡的不是他這種效率,而是他內部的感覺
他不像台灣的圖書館,要求一定要安靜,安靜到很想睡覺
他裡面有小餐廳,書架桌椅都是開放式的,圖書館內也有自動販賣機
網路和插座當然是基本配備,還有躺椅讓你躺著看書或是讀累了睡一下

他沒有要求手機關機,他說可以講手機,但不能喧嘩
他沒有說不能吃東西 ,可以看到很多學生會帶水果或是麵包等等
雖然他都沒禁止什麼,但環境是一起維持的
你不會聽到很吵鬧的聲音,你不會看到髒亂的環境
一切就是自由心證,大家會自制

桌椅很多,到處都可以跟同學坐下來討論事情
桌椅不是像台大那樣有隔起來,它就是完全開放,而且很舒適
我以前不喜歡到總圖讀書是覺得在裡面好有壓力
但在這我不會有這種壓力,就很像在家裡
你可以做任何你在家裡想做的事情(不含煮飯洗衣服)
但彼此人與人之間還是會有些約束力
這種約束不是靠白紙黑字的規則,是靠...某種默契?
有一鼓大家都在讀書的氣氛,但又不會太死悶
這是我喜歡他的原因

然後圖書館說,要寫論文的碩士生,因為使用圖書館機會很大
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可以上鎖的置物櫃,期限6個月,也就是論文期限,我覺得這很好

--
當然如果你要那種很安靜很安靜很安靜的讀書環境,他也是有個空間是那樣的
就看每個人的需求是怎樣

9 Jan 2009

[IT] day5


今天移往拿波里,傳說中很亂的城市
然後再搭車前往裡面的一個小鎮Sorrento


昨天晚上hostel的水管被工人挖破所以沒水,我們提著寶特瓶到麥當勞裝水儲水
今天上了火車,火車說壞了,我們又全部把東西卸下往後移動
怎麼說呢? 對我來講這些都是很有趣的
畢竟我現在身分是旅客,不是居民不是學生
遊客求體驗,居民學生求安定
有突發狀況才能看出各地方的文化,這也是旅行的一種樂趣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我想或許是藉著不同的衝擊來釐清自己吧~

Sorrento是個小鎮,距離拿波里1小時左右車程
或許是聖誕節快到了,整個城鎮充滿著快樂的氣氛,很像台灣的過年

我覺得這個地方秩序比羅馬好很多

--

我每天都在調整自己,尤其是身體累的時候,很多習慣或是情緒很容易就出現
自己生活的時候就算了,反正影響不到別人
現在是跟同伴出來
還是要隨時注意會不會因為自己任性的情緒表現而侵犯到別人
雖然...任性的做情緒宣洩是很爽的事...

[IT] day4


今天跑了梵蒂岡附近區域,這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
雖然我在天主教學校讀了6年
但除了會唱聖歌以外,我對於這個宗教一點知識都沒有
以前甚至會有些排斥相關名詞,雖然學校並沒有強迫我們任何事情

梵蒂岡博物館內有很多圖,很多有名畫家的圖
看了圖,看了故事後
我才慢慢知道,或說想要知道這宗教是怎麼影響世界上這麼多人的...

這算是這次出來旅行給我的一個收穫吧
讓我想要去了解一個我不了解的事務


我喜歡畫,這次出來看很多畫也讓我慢慢抓回以前那種平靜的感覺
在看畫的時候我一直問我自己:會遺憾就這樣封筆嘛?
我沒有答案

或許畫圖對我來講並不是真的畫出了什麼
是那個訓練過程中帶給我的一切

--

今天在旅館遇到了嘉甫,好久不見阿 :)
很想多聊聊,但並沒有太多時間與精神

[IT] day3


今天去了羅馬競技場和附近的遺跡
去之前完全沒做預設,因為我完全不懂
說實在,看到建築並沒有給我超級感動的感覺
我覺得很大原因是我一直在防備我的包包

但站在競技場內後,卻讓我有種享受的感覺
很難想像我站在一個西元72年的建築物內,現在是西元2008耶...
以前的人類,跟我同樣的生物,就這樣用他們的智慧建造出這些東西
然後一兩千年後,經歷大自然.人類的摧殘,結構卻都還在
很難想像這中間的過程
很難想像這些東西紀錄了多少人類的歷史...



我以後離開人間後,又能留下什麼紀錄呢?
人生很短,凡事就別太計較吧~

7 Jan 2009

今天去打球

舒暢!!

球場是我的domain,學術...恩  目前還不是,以後也不知道會不會是
但我很清楚我不可能以運動來當我吃飯工具
當整個生活都是打球運動,那又太無趣了

所以,現在這樣是好的~
打球會是我主要調劑生活的一個方式,但我不會讓他成為我的主要生活方式

主要生活方式還是要找些有興趣,但掌握度不是最高的domain
這樣才不會疲乏,才有挑戰性

--
有人跟我說:你很喜歡為難自己

雖然我不是很確定為難是什麼意思 (我的國文老師如果知道我的國文程度應該都會哭出來)
但,恩,或許多少是這樣沒錯

--

最後,今天分隊是照身高分,大家從高到矮排一排
每次到這個時候,我都不用多做考慮,直接往最後面走就是了
反正不是最矮就是第二矮,沒有例外 ^^"
拜託...這些老外如果比我矮,他們就該檢討了吧... 他們可是Caucasian勒...

雖然比誰比較靠近天空,我輸這些老外
但如果是比誰最靠近地板的話~ 我就會是冠軍了!!

4 Jan 2009

暖氣拆裝DIY

我早上跟我室友兼房東說,我房間暖氣好像不work,從我義大利回來後就不大行,基本上是冰的XD
她說她晚上回來處理看看

剛剛她回來
馬上繃繃繃跑去拿工具,她說她的暖氣也不work過,或許原因相同
他拿來了一個大鉗子,一個一字錐
然後就把暖氣開關那邊拆了XD

我原本是有打算把那邊拆開來看看啦
因為沒道理管線下面是熱的,經過一個構造後,上面的管線就是冰的了
想必就是那個構造出了問題阿~~
但我沒想過要拆的這麼徹底XD 她把東西拆到沒零件可以拆了^^"

繼上次看她拆洗衣機後,再次讓我驚艷了一次!!

她把開關構造拆掉,然後按一個按鈕,一直按一直按,暖氣居然就出現了XD
哈哈,太神奇了,下次我也會!
但接下來的問題是,他開關裝不回去 XD   於是他打電話給她爸求救
在她求救的時間,我就自己把開關組裝回去
於是我們就完成了暖氣搶修~  她做前半部,我做後半部
great!

--
至於這幾天我沒暖氣是怎麼活的?
阿我也不知道,就不會冷嘛~~ 雖然外面是-5度... 但我在室內還是穿短袖阿~~
我覺得丹麥的建材應該有玄機,要不然不會室內室外差這麼多,溫度擋的這麼好
在義大利,就算室內有暖氣,還是室外大冷室內小冷阿~~

2 Jan 2009

[IT] day1 & day2

出來旅遊,我是抱持著入境隨俗的心態
但這講很容易,做卻很難
我希望盡量不批評別人國家,畢竟我完全不了解人家文化

很多人跟我講:義大利很危險
很抱歉這是我對這國家第一概念
雖然我不喜歡這種概念,但又不得不感謝提醒我的人,畢竟人家是好意
在北歐呆久了,對人的高度信任會讓我幾乎不對環境做防備
一直被提醒到義大利要注意,要注意! 讓我有種很累的感覺

從下飛機到市區,我就一直上緊發條,我不知道我該做多少防備
到處都是警察讓我有種壓迫感
我不會過義大利的馬路,行人站在斑馬線上但車子卻不會停,我不知道要怎樣過馬路
我知道要入境隨俗,但我會很自然用在丹麥的方式生活,而這完全不fit義大利
這不是義大利的問題,是我不懂該用怎樣的步調在這個國家生活

義大利很多古建築,歷史比丹麥悠久許多
義大利太陽比丹麥勤勞許多,這我喜歡
我歷史不好,不知道一些歷史背景
我想如果我以前就來過,歷史課上起來應該不會痛苦成這樣吧...

回到丹麥

回到家,開門第一個感覺是:x! 我家真好
簡單,乾淨
旅行回來,內心有很多感觸
一進房映入眼中的是白淨的牆,頓時有種內心被洗滌,重新開始的感覺
休假結束,明天開始我要努力用功了! 加油

我覺得丹麥最棒的地方就是"安靜",機場安靜,馬路上安靜,到處都安靜
安靜會帶來平靜,這是種穩定的力量,我覺得這也是台灣最缺的力量

--
去買牛奶和一些菜回來後,我室友聽到我回來就開門跟我打招呼

聊聊她這幾天在幹麻,我在幹麻
然後我問她現在在幹麻
她說她兩個星期後要交一份統計的報告,然後一月底要口試 (看來這邊統計考試都是口試)
我說那跟我一樣,我的assignment一月底要交,那就一起加油吧~~

哈哈
學生就是學生,放完假就是馬上執行本分
大家都一樣,能玩能收,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