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Nov 2008

高雄縣蚊子的抗藥性

前陣子的報導吧,說高雄縣蚊子好像出現抗藥性,有可能會是登革熱防疫漏洞
其實我看到這報導並不意外,只是覺得很感慨

高雄縣可以說是全國登革熱防疫的模範縣市,之前WHO還派人取經,新加坡也派人來觀摩
所謂的模範就是說,他能很快控制疫情,比高雄市快很多
甚至高雄縣很驕傲的說,雖然他們沒有像高雄市有這麼多資源可以運用,但他們可以做的比高雄市好

但所謂的快速控制是怎樣控制呢?
我跟高雄縣的技正聊過,他很認真,他的認真度不用質疑
但高雄縣的做法跟高雄市是差很多的,這差距有些是因為縣市資源不同
有些是因為地理環境不同,有些是因為人口組成不同


高雄市要噴藥的話,一定是確定病例
而且噴的範圍會看當地人口密度和地理環境來決定,但這決定並沒有什麼特定的標準
所謂的標準就是各地衛生所經驗判斷,我參與過我知道
但這不能怪地方單位,因為學界一直無法提出一個實務上能處理的方法,所以就只能經驗判斷
硬要說標準的話是以蚊子的飛行距離來估消毒半徑,但不完全是以這標準就是了
要考慮很多問題,還有民眾的反彈

高雄縣就不是這樣了
高雄縣採寧可錯殺也不放過的強勢作風,他們的消毒半徑至少都比高雄市大4倍
而且只要是疑似病例就進行消毒,他們不等確定的實驗室檢查報告
實驗室檢查報告下來時,通常已經消毒結束
而且如果實驗室說是確定病例,那會進行第二次消毒
也就是說,同樣是確定病例,高雄市只會消毒一次,但高雄縣會消到兩次,而且範圍很大

當時我去找技正的時候 ,是所長帶我去的
聽完回程的路上我問所長:你贊同他的做法嘛?
所長說他自己不會這樣做,但目前以成效來看,確實是高雄縣比較好
如果高層要看數據的話,高雄縣的做法有可能會是全國以後的標準程序
我說這不是在做公共衛生,公共衛生不該是這樣
這樣要付的社會成本太大了,而且這種做法很暴力

但所長講了很中肯的話
他說,有時候是責任問題,如果你放過一個,造成之後流行,那追究下來一定要負責
但如果像高雄縣那樣,不管是不是確定病例都先噴藥,那責任負擔會輕很多

我沒有要批評誰
我只是想說我們的政策一直是現在好就好,以後怎樣不管,很短視,很速食
然後之後出現了洞再去補洞
以高雄縣蚊子抗藥性來看,一定就是去找新藥來消,然後不斷出現抗藥,找新藥,無限循環
這不是在做公共衛生阿,公共衛生不是在後面補破洞的阿...

--

以丹麥來說,基本上不到最後關頭不會把必殺技拿出來用的
像有一種細菌,全世界只有在丹麥沒有出現抗藥性
因為他們好久好久以前就嚴格管控殺這種細菌的抗生素
他們知道這種抗生素很好用,但就是因為好用,所以一定要嚴格控制

以牙齒來講
這邊不輕易做根管治療的
你要求醫生做,你說拿掉神經就不會痛了,快拿掉
醫生會說,不行,根管治療是最後手段
做了根管你就不痛了,但也表示你牙齒死了,會很脆弱,他們不輕易執行這種手段

看看台灣多頻繁的在做根管,就可以知道我們跟人家想法上差在哪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歡迎親朋好友發表留言 :)
若無gmail帳號,請於發表身份選擇 名稱/網址 ,將 名稱 輸入後按 繼續 即可,網址可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