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Jul 2009

要什麼課沒什麼課

剛剛看一下一個朋友的版~ 他說看一下之後的開課內容,想要什麼課就沒什麼課... 在臺大
這讓我想到我在這邊修課的彈性

在這邊學分大概可以用三種方式來獲得
1.修課 2.實習 3.independent study

修課不用多解釋,學分就是看當初課程怎樣設定就怎樣
實習和independent study的學分基本上是由學生自己來設定的
實習是你要自己去找單位,跟單位的人談好,談說你實習期間的目標和重點是怎樣怎樣
對方願意收後,你在自己faculty內也要找個supervisor
你要把跟實習單位談過的東西跟supervisor談,他必須同意這樣的過程你是學的到東西達的到目標
這都談好後,你要寫一張申請書
裡面包含你想要實習的period,你想要這個實習值幾學分,要用怎樣的方式去evaluate學習效果
申請表必須交給系上的委員會,委員會由一些學生和老師組成,他們決定要不要讓這個申請通過
基本上只要你跟實習單位還有supervisor談好,申請都是會過的
實習單位可以有很多種,有人會去跟藥廠談,有人會去WHO,有人會去國家的研究單位,有人會去海外,有人會去NPO,很多很多

而independent study是我上個學期做的事情
就是你覺得你想要學的東西,系上沒有開相關的課,那你可以用independent study的方式來學習
想進行independent study,你必須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學到什麼
然後你去找相關老師談,跟他談你想要增進的能力,看他有沒有辦法幫助你
如果他願意幫你,那這課就成了,他就是你的supervisor
再來就是擬定一個進度表,你想要用怎樣的方式去達到你的目標
簡單來說,一般老師開課是老師去想課程大綱進度目標
independent study是你要自己去處理這些事情,當然這是在跟你的supervisor討論後的結果
一樣,必須寫個申請表送委員會,這關基本上也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幾學分是自己決定的,學校有規定supervisor必須至少給學生多少時間指導
這個指導時間的量,是依據這門課的學分數而定
最後必須交出一份assignment

我個人是覺得這樣的方式很有彈性
如果學校開出的課你很想修,那就修
學校開的課沒有你想要的,那也不用免強修課,你可以依你的需求去找老師/找機構
當然這一切前提是在你知道你想學什麼
這樣的制度多少也反應出學生學習的主導性
學生不是只能被動的接受老師開出來的課/教學方式,你可以建構最適合你的方式進行學習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的位置,跟台灣教育結構中的位置不大一樣

其實我一直覺得在丹麥,如果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那其實也不用到學校了
我意思是,反正學校也不逼你學習
只有當你真的想學東西想增進一些能力的時候,你再到學校找協助就好
所以,課堂上的人,基本上不會有那種所謂混學分的
阿混學分是要幹麻? 你不想上課真的可以不用上,沒有人會怪你的
本來生活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會到課堂上修課,或說上課的,基本上學習的動機都很強
他很清楚為什麼他要花時間來上這門課,他想要得到什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歡迎親朋好友發表留言 :)
若無gmail帳號,請於發表身份選擇 名稱/網址 ,將 名稱 輸入後按 繼續 即可,網址可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