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Jul 2009

人與人之間該是什麼?

一個新聞

美夫婦奔走 跨海收養遲緩女嬰

1年前,美國一對具有哈佛博士學歷、在大學擔任教授的馬克夫婦,想要認養台灣一名女嬰,但法官駁回申請;如今馬克夫婦獲准認養女嬰,昨天小女嬰和新父母第一次相見,就大方地餵新父母吃餅乾,馬克夫婦開心直呼,小女嬰是他們生命中的天使,讓他們美夢成真!

1歲4個月的小女嬰,坐在新爸爸懷裡,餵新爸爸媽媽吃餅乾。來自美國的馬克夫婦,1年來的奔波努力,終於獲准領養小女嬰「如意」,結婚多年沒有小孩的馬克夫婦,直說如意是她們的天使。

領養人馬克:「我們深愛Ruby(如意),我們很高興可以領養她、照顧她,我們會將她養大成人,並且帶她回台灣尋根。」領養人派翠西亞:「孩子需要被愛,和一個好家庭,美麗的Ruby值得擁有這一切。」

在佛羅里達州擔任大學教授的馬克夫婦,擁有哈佛博士的高學歷;因為無法生育,打算認養小女嬰如意,但小女嬰有發展遲緩現象,法官擔心領養人會感到失望,曾一度拒絕馬克夫婦的申請。

為了證明馬克夫婦的真心,派翠西亞還特地學習育兒課程,更大老遠飛來台灣和如意相處,終於打動法官。小女嬰「如意」的簽證一辦好,就要跟著養父母飛往美國,迎向她嶄新的如意人生。


會貼這篇,一方面是對領養的夫妻表示敬意,一方面是對台灣習慣以學歷判斷人這件事情感到無奈
要判斷一個人,怎麼會從學歷去看呢?
你管他教育程度怎樣,你要在意的是一個人的個性一個人的深度涵養,這跟學歷不見得有關阿
這法官表現出來的反應,真的很典型的台灣思維
看人先看畢業學校,從畢業學校去判斷人

想想以前在國中高中甚至大學
跟剛認識的人或是長輩聊天,人家會怎樣開啟話題?
多半會說:喔,在讀書阿,讀哪個學校阿?

come on,這很重要嘛?  讀那個學校重要嘛? 要認識一個人怎麼會先問學校呢?
為什麼不是問興趣,最近在忙的事情,生活狀況等等

像丹麥這種強調平等的地方,沒有人會覺得你讀哥本哈根大學就比較強
不是阿,是在強什麼?
每個人都有不同能力阿,就往你喜歡的領域去發展就是啦

第一次見面通常是問:你在丹麥是在做什麼的?
我:讀書
再問:那你主要是學什麼呢?
我:公共衛生
繼續問:那你在丹麥愉快嘛?過的好嗎?
這是大概每次的pattern
不會去問學校,不會問學歷,大家只關心你在從事什麼事情,現在生活快不快樂
我覺得這才是"人"與"人"在交流阿,在台灣有點像是標籤在跟標籤交流
或說社會地位跟社會地位交流

在台灣真的有人-人交流,可能是發生在同儕,或說同學校,或說同科系
畢竟同個學校間,我們台灣自己也都在分地位分階層了 (要不然怎麼有冷門熱門科系這種講法?)
社會上的階層也很明顯,老師學生,老闆下屬,政府官員和老百姓,白領藍領
這些名稱,我覺得在釐清責任的歸屬上是需要有的,但我不覺得這該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高低之別

回歸到人的本質吧,這會讓事情簡單很多

--
題外話
好像是社會學內的觀念吧,要打破階層,那要目前掌握所謂相對高地位的人願意放棄他的地位
否則是白談
這在台灣很難吧 : )

27 Jul 2009

陳葦綾的專訪片段

陳葦綾
奧運舉重銅牌選手,世運健力金牌,舉的公斤數也在世運中破了世界紀錄

剛剛看了一下一點專訪
覺得,很辛苦阿運動員,真的
了不起



所以我說,我現在在丹麥有機會跟頂尖選手學習,看他們練習,我真的很珍惜
除了動作觀念以外,他們的那種精神力吧,真的會讓你覺得成功不容易
然後你也不會容易自滿,因為你知道頂尖的人是怎樣在努力的

真的,一個看起來簡單的動作,都是無數次的失敗練習失敗練習換來的

--
再唸一次陸以正
給個舞台讓這些選手表演表現不好嘛?
人家練個七年十年以上,就是為了台上場上那幾分鐘幾秒鐘
這樣的精神展現,被你講做是從事不入流的運動
我實在是為你的眼界感到悲哀

26 Jul 2009

2009 World Games close






Taiwan Style ROC XD & firework


大家辛苦了!

其實我在高雄改變的這幾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台北
我並沒有真的在這改變的步調中生活
很多地方活動也都沒機會參加

像我們左營,左營就是由廟和軍營組成
左營這幾年開始舉辦萬年祭,是個民間宗教文化的發揚
我小時後也都是看這些廟會活動長大的
這種在左營的大活動,我到現在一次都沒有參加過

這幾年在高雄的時間一直很短,一年內搞不好少於60天
但每次短暫回高雄,我都有感受到它在變化

不知道要謝謝誰
就謝謝對這城市有付出的人吧!

--
另外,我還是要強調,請不要把運動分階級
沒有什麼熱門不熱門的運動
在你眼中不熱門/看不懂/不好看的運動,每個選手一定是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和精神在上面的
請尊重這些選手的努力

24 Jul 2009

要什麼課沒什麼課

剛剛看一下一個朋友的版~ 他說看一下之後的開課內容,想要什麼課就沒什麼課... 在臺大
這讓我想到我在這邊修課的彈性

在這邊學分大概可以用三種方式來獲得
1.修課 2.實習 3.independent study

修課不用多解釋,學分就是看當初課程怎樣設定就怎樣
實習和independent study的學分基本上是由學生自己來設定的
實習是你要自己去找單位,跟單位的人談好,談說你實習期間的目標和重點是怎樣怎樣
對方願意收後,你在自己faculty內也要找個supervisor
你要把跟實習單位談過的東西跟supervisor談,他必須同意這樣的過程你是學的到東西達的到目標
這都談好後,你要寫一張申請書
裡面包含你想要實習的period,你想要這個實習值幾學分,要用怎樣的方式去evaluate學習效果
申請表必須交給系上的委員會,委員會由一些學生和老師組成,他們決定要不要讓這個申請通過
基本上只要你跟實習單位還有supervisor談好,申請都是會過的
實習單位可以有很多種,有人會去跟藥廠談,有人會去WHO,有人會去國家的研究單位,有人會去海外,有人會去NPO,很多很多

而independent study是我上個學期做的事情
就是你覺得你想要學的東西,系上沒有開相關的課,那你可以用independent study的方式來學習
想進行independent study,你必須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學到什麼
然後你去找相關老師談,跟他談你想要增進的能力,看他有沒有辦法幫助你
如果他願意幫你,那這課就成了,他就是你的supervisor
再來就是擬定一個進度表,你想要用怎樣的方式去達到你的目標
簡單來說,一般老師開課是老師去想課程大綱進度目標
independent study是你要自己去處理這些事情,當然這是在跟你的supervisor討論後的結果
一樣,必須寫個申請表送委員會,這關基本上也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幾學分是自己決定的,學校有規定supervisor必須至少給學生多少時間指導
這個指導時間的量,是依據這門課的學分數而定
最後必須交出一份assignment

我個人是覺得這樣的方式很有彈性
如果學校開出的課你很想修,那就修
學校開的課沒有你想要的,那也不用免強修課,你可以依你的需求去找老師/找機構
當然這一切前提是在你知道你想學什麼
這樣的制度多少也反應出學生學習的主導性
學生不是只能被動的接受老師開出來的課/教學方式,你可以建構最適合你的方式進行學習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的位置,跟台灣教育結構中的位置不大一樣

其實我一直覺得在丹麥,如果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那其實也不用到學校了
我意思是,反正學校也不逼你學習
只有當你真的想學東西想增進一些能力的時候,你再到學校找協助就好
所以,課堂上的人,基本上不會有那種所謂混學分的
阿混學分是要幹麻? 你不想上課真的可以不用上,沒有人會怪你的
本來生活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會到課堂上修課,或說上課的,基本上學習的動機都很強
他很清楚為什麼他要花時間來上這門課,他想要得到什麼

23 Jul 2009

時光飛逝~

今天跟佩華稍微聊一下
上次跟他見面/吃飯,是跟佳珍老師

我們的關係緣起於我要去台大口試,剛好佩華在道明是佳珍老師的學生,也讀我要考的學校科系
佳珍老師就介紹佩華給我認識

我們一起去道明接老師下課,然後跟老師去吃飯
那時差不多是大學聯考考完不久的時候,因為老師還拿當年的生物考題問我們,老師覺得題目很有爭議
也還好我免疫學沒有忘光光,要不然這樣臨時考試掛掉很丟臉 orz

今年聯考轉眼間也考完了
好快,就這樣過了一年

去年楊惠如到高醫考後中醫,住在我家,我還帶她去考場
今年楊惠如說考上了
一樣,很快,一年過去了
恭喜惠如!

但不管多快
重點是,我覺得充實~ 這就夠了

--

佩華也實在算是熬出頭
我之前在美國,他也在DC,在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http://www.nih.gov/)
我們見了幾次面,聊了幾次,大概知道狀況

佩華那時過的挺悶的
那種申請老半天,然後結果一直很不好的感覺真的很差,他一方面在NIH工作,一方面申請MD/PHD
他在美國申請學校的過程很辛苦
很難想像一個人可以這樣孤獨的熬三年,熬到有了結果才願意回台灣
所有的難過都要自己承擔,所有的後果都要自己負責

佩華忍受孤寂的能耐比我還要強非常多,有種死纏爛打的韌性
我覺得這能耐是種意志力的表現

大概有些人知道我在丹麥的前半年整個狀況很不好,就挫折感很大,一度很想不讀了東西收收回台灣
但那次聽了佩華的狀況,想想他的處境,就覺得我的狀況沒啥大不了的
他真的很能吃苦,這點我十分佩服

21 Jul 2009

美國飛盤隊的世運紀錄(The UPA's Team USA @ The 2009 World Games)



謝謝他們讓我又重回高雄一次

玩運動的人,真的玩起來很可愛的

--
大概不少人看過之前陸以正的批評吧
他以一篇標題為"「掛羊頭賣狗肉」的高雄世運會"的文章登在自由時報
其實我看了是沒啥感覺啦,因為我抓不到批評的點在哪,我不知道他在罵啥,看完就算了

我只是覺得,其實很多我們可能沒接觸過或不熟悉的運動,真的只是我們沒接觸過
世界上還是有人在從事這樣的運動,在為這樣的運動努力
至少我在這就看了不少我在台灣沒看過的運動
我沒勇氣真的去學習,但我知道有人在玩這樣的運動
我也很佩服這些人能用這樣的方式去做運動
而有更多的運動是沒在奧運世運中展現,但很多人也在玩的
這祇不過是大家選擇表現身體表現力與美表現精神力的方式不同而已

運動/體育,熱不熱門又何仿?
願意在上面下工夫,在上面得到些挑戰的人就該給予鼓勵
這是身為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美感阿...
一個人願意認真在一件事情上,把它做好,就是一件很讓人感動的事不是嘛?

我們都是人阿,人的魅力不是來自於其他地方,是來自於自己的內部
有人選擇藉由體育來展現到他的個性/能力/努力
這對欣賞者和被欣賞者都是很正面的阿
管他從事什麼運動,運動是被人玩出生命的
人類表現出的堅持和潛力,還有從中獲得的成長,就是體育的價值阿~

至於陸以正的文章我就不轉了,因為我看不懂,有興趣的人自己網上找

19 Jul 2009

中華拔河隊

今天一早起床,開電腦,剛好讓我看到中華拔河隊的比賽
恭喜!拿了冠軍!
練了10年真的不是白練的
中華隊的教練說,他這10年都是沒有薪水的,而且怕隊員不夠,自己太太也下去練,一練練8年
聽了實在是很心酸
改天這個教練如果被別的國家高薪挖走,我絕對舉雙手雙腳贊成
代表自己國家出國比賽要自費,沒得獎就不聞不問
這種照顧運動員的方式,會有人想留在台灣發展體育才有鬼勒...


後來在ptt看到有人po"巧遇中華拔河隊"
她裡面寫到:只想說,運動選手真的很偉大!埋頭苦練時,不發一怨言,揚眉吐氣時,平常心面對

不知道耶
有經歷過一些運動訓練的人,應該對這話有點感覺吧...
沒練成的時候,就是練
練成後,還是練,今天得獎,明天重來

練體育就是自己跟身體做對抗做妥協
你想做到什麼程度,要經歷/忍耐多少讓身體不舒服的訓練,真的都只有自己知道
我不是專業運動員
所以很多時後我會想:還好我不是專業運動員,我不用把身體練成跟那些運動員一樣

簡單講,要我練成那樣我沒把握
換個方式講,我很佩服那些人可以練成那樣

我在台灣沒有什麼機會跟頂尖運動員接觸,或說跟目前在線上的頂尖運動員接觸
在丹麥我倒是有不少機會接觸到top的球員,不管indoor還是beach
看他們訓練,不管是對自己的要求,還是在做一些堅持,是會被那種態度吸引的
你可以從觀察他們練習,還有從他們帶我們練習的過程中展現的態度
知道一個人要成功是不簡單的

當然這種過程,不是只限於運動,其實各方面都是吧

說到底就是對自己的挑戰
突破了,自己得到成就感,但不關別人的事
失敗了,也不關別人的事,看自己要怎樣/要不要繼續就是

--
我每次看我trainer做一些動作,我都很感慨
她只比我大一歲,但為什麼人家可以做出一些動作?
一個完美的動作,背後的練習絕對是上百次上千次上萬次的
只有你自己練過,你才會知道要達到那程度是多麼的困難

但我必須說,我一直到丹麥,才知道很多所謂的正確動作應該是怎樣
也就是說,我在台灣其實並沒有以很好的方式打球
或許可以說我在台灣沒遇過知道正確動作的教練老師
不是我不願意,是我沒有那種機會
像我們這種從小因為成績ok就一直在升學的人,怎麼會有機會跟其他領域頂尖的人接觸?
在台灣甚至還會把不走讀書路的人跟會讀書的人直接分開
為了不讓其他人'影響'走升學路線的人...

在台灣,領域領域之間的gap好像很大
領域領域之間是指像是藝術,學術,體育,文學等等
難道在一個領域發展的人,不能在其他領域也有成長機會嗎?

我只是想說,在丹麥這種製造很多機會讓一個領域中頂尖和基層的人混在一起交流的方式
是很好的提升整體素質的方式
至少像我學東西就是直接跟國家隊學,我可以得到最直接的指導
而其實這些國家隊的人,很多也都是博士生就是了

領域之間是可以混合的很好的,如果把那個交流的access開放,人的潛力是無窮的
但這種access能否暢通,是社會結構的問題了,這個目前台灣無解

18 Jul 2009

高雄世運(The World Games 2009 Kaohsiung)

開幕式我有整場看完
土生土長的高雄人,才知道高雄這幾年變化所帶來的感動阿~
從20幾年前高雄那什麼鳥樣,變成現在這樣
過去那些官派又不大做事的市長(或做了但我不知道你們在做啥的市長),你們...檢討一下吧!

我以身為高雄人為榮!

月亮代表我的心


Amazing grace


我的未來不是夢


淚光閃閃

17 Jul 2009

簡單的生活

昨天下午大概五點多吧,接到Anja簡訊
她說她們今天下班後,晚上有約到海灘打球,問我要不要一起去
我想說晚上是吧.反正是7點多,ok啦,我就去了

我精神狀況不好,居然騎車過頭,騎到快到機場了
最後才繞回海邊,騎了要一小時吧><
到海邊後,大概是兩個家庭,一隻狗,還有Bo
我跟其中一個家庭認識

我們就打球,打到一個段落後,他們開始烤肉
這邊的烤肉是很簡單的,有簡易的烤肉爐子,然後就是一些麵包,熱狗啦,青菜啦等等
大家就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
其實我是有點不好意思的,因為我不知道會烤肉,沒有準備任何東西去
我問Anja要給誰錢,Anja說不用啦,大家聚一聚才是重點

Bo跟我聊很多
她太太在密西根大學的物理系當教授,但這幾天回來丹麥
她太太跟他差很多歲,她太太現在才35左右
35左右當上了教授,我覺得很強
Bo現在50幾歲了,但不要看他這樣,人家身體狀況好的很

他跟我聊了些台灣的歷史,跟很多丹麥人一樣,都知道KMT,都知道蔣中正
也因為跟他聊,我才知道平常跟我打球的一些人,她們都是媽媽了
這很強,真的
你要上班要顧小孩,還要出來打球,還有球隊練球
我覺得他們分的很清楚,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要顧
不是說當了媽媽,當了太太,你就要放棄你自己的生活
當了媽媽,小孩還是可以帶到球場阿,要不然小孩先生顧嘛,要不然小孩去跟小孩玩嘛
當了太太,就不能繼續保有自己興趣嘛?
像今天,Anja也把他的小孩帶出來海邊,Anja忙著跟我們打球,他小孩忙著跟別的小孩玩

吃了一些東西後,我們又回到球場
打打打,打到10點半左右,天色差不多暗了,我們才一起收網回家
要知道,昨天是星期四,不是週末,但這就是生活
下班後,不是只能賴在家裡
你可以跟家裡的人一起到戶外,跟朋友一起烤肉聊天,打球
然後時間差不多後大家就回家準備休息
正事做了,休閒也是有

每次寫這種,都還是要說一次:謝謝大家的接納!
謝謝你們願意讓我參與你們的生活
謝謝三不五時會有簡訊或是電話或是e-mail的邀約
也謝謝你們很願意解釋一些我不懂的事情給我聽,這需要耐心的,我知道

--

我覺得,有"生活"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
生活不是只有工作,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13 Jul 2009

進步~



照片已經上傳~因為海邊風大,沒有穿少少的照片,請不用太期待:p

這次比賽我們拿到第五名~ 
我們也不過是輸了最終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然後因為賽制排法所以最後只能爭五六名~
以我們往上報一級的狀況來看,得到這名次我很滿意了

從上次的沙排比賽到這次比賽,中間差不多就是一個月
我感受的到這一個月的進步

在技術上
穩定性,對球的掌控能力,體能,速度都有增強
我真的很感謝我trainer幫我調一傳,這讓我穩定非常多
而且在風大的時候不會失去信心,因為我知道該怎樣做正確的動作
平常的training讓我對場地更熟悉,我知道該怎樣去抓我移動的距離
體能更不用講了,從我起跳的高度一直在增高就知道身體素質一直在提升

其實我熱身的時候有注意到,雖然我的手臂沒有什麼肌肉
但我的小腿除了以前就有的肌肉線條外,又多了一兩塊肌肉出來
簡單來講就是小腿又結實了點 (但大腿和手臂都還是軟軟的orz)

心理層面上
我更知道該怎樣去引導我的partner
這兩次比賽我配的partner是不同的人,基本上我都算是兩人中比較有經驗的
除了我自己好好打外,引導partner打出好球真的很重要
每個人的能力大概就是固定的,但不是每個人在比賽中都能發揮100%
很快的去抓到partner當天狀況,或說每一場比賽的狀況
用她能理解的方式,能處理的方式,告訴她每種狀況該怎樣處理
口氣上,情緒上,或是用語上都很需要學習
我只能說我也是慢慢在學,但我覺得是有進步的
重點是要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去做溝通,讓她願意跟著你的指示走,讓她相信你

不管自己情緒怎樣,都要想到你有個partner
想贏球就要聰明點,抓到partner的優點,幫助她發揮,鼓勵她
至於她比較缺的能力,或許用聲音去幫她,或許就是自己直接去幫忙
贏是這個隊贏,輸是這個隊輸
如何經營一個beach的比賽,我覺得是跟indoor很不同的

藉由這兩天觀看那些pro級的比賽,我覺得幫助非常大
至少我知道很多動作該怎樣做,球該怎樣處理
不一定做的到,但可以知道目標該放在哪裡,理想中的比賽該是怎樣

最後我覺得,這樣的運動能讓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真的很不可思議
年齡層分布之廣,從小孩到老人都有人參賽
看到這樣的人數是有點感動的,這背後是要耕耘的
從贊助廠商的找尋,向小孩推廣,政府補助,友善的運動環境,有組織的練習和比賽
可以看到很多大人在帶小孩玩,可能就是讓小孩去追球,去感受沙灘
隨便一站的比賽人數就一定比全台灣打沙排的人多了,這還不包含沒報名但有打沙排的人

--
在我打完一場比賽後,準備當下一場比賽的裁判時
有人過來拍拍我的肩,跟我說:你打的非常好
這個人是前國手之一,但現在有點年紀了
跟她們打是種享受,或說是種榮耀吧,可以跟這種等級的人切磋

10 Jul 2009

Nestea Beachvolley Tour 2009 @ Ishøj Strand

這週末我和朋友會去參加這比賽
Nestea Beachvolley Tour一連八個週末選了丹麥八個海灘做比賽場地,目前第四週

原本我們是打算參加公開組,就是最低層級的組別
但前幾天在海邊跟一隊女生打,他們是打比我們高一級的,但我們連贏她們
經過這樣比賽,她們的教練建議我們改打高一級的,這樣打起來比賽比較有對抗性

我和partner猶豫很久,最後還是決定往上報一級,試試看我們能打到怎樣的程度
這個比賽是有積分的,你積分越高,級數會越高,種子名次也會越前面,是個全國性的大比賽
八個週末下來,會有超過4000個人參與

我和我partner都沒有任何積分,畢竟是我們第一次報名有積分的組別
這也不過是我第二次參加沙排比賽
我想我們就且戰且走,看彼此能把比賽帶到怎樣的地步


為我們加油吧!

--
我沙排的trainer拿到上一站Nestea的丹麥冠軍,恭喜她!!
這星期大家都加油
其實我大概可以預見跟我們同組別的隊伍大概實力都差不多
誰能勝出就是看心理意志力和臨場適應能力

4 Jul 2009

挖角

今天跟朋友到海邊打beachvolley
因為原本打beach的地方太熱了,改到海邊有海風比較涼
果然,海邊滿滿都是人,也很多人架beach場地

我們後來跟兩男兩女一起打
其中一個男生叫做Bo,他是軟體工程師,以前在美國工作,有認識台灣人
太太現在在密西根大學物理系當教授,Bo本身是主修物理和數學的
我們休息的時候,他問我有沒有參加任何indoor volley的club,我說有,我在USG打球

他問我有沒有興趣轉到他們club的球隊打球,他們在找好球員
他說剛剛跟我打完,覺得我速度非常快,技巧什麼的也都很好,希望我能考慮加入他們球隊
我們聊了一下,我說讓我想想看:)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另外一個男生就是這個club球隊的trainer,是他叫Bo來問的 XD
其實對我來講,trainer和球隊的成員個性才是我要不要參加的重點
這個球隊強不強我不care,我只care球隊風氣和態度,讓我再想想吧~

另外兩個女生我大概有點印象
其中一個女生問我是哪個club的 (怎麼大家都要這樣問?)
她說對我很有印象,在一些球場看過
我說我很好認,就那個唯一的亞洲人
她說:我對你有印象是因為你打的非常好,很容易就有印象

well~這個時候就不是害羞的時候了
當然就是說謝謝
然後說:你也打的很好,我很enjoy剛剛的competition


我覺得我真的很容易靠這張臉騙吃騙喝
萬白叢中一點黃

2 Jul 2009

我很不喜歡人家說

對啦,讀台大就了不起啦
對啦,出過國就了不起啦
對啦,多讀了點書就了不起啦

這些話大概是我的地雷

有話好好講嘛,一定要這樣用戳的嘛?
總不能沒話可反駁後,就用這樣的話來激吧

我又沒有覺得很了不起
本來就很討厭這些標籤了,還要用這些標籤來貼我,我會很不爽

幹麻阿,原罪喔?


這些話一出來,我就不想做任何溝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