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Oct 2009

比賽的意義

騎車經過一些國中小學,看到校門口常會貼一堆 "賀! x年x班xxx獲得高雄市xxx比賽冠/亞/季軍"
我開始思考,到底辦這些比賽的意義在哪裡...

我想大部分的出發點,應該是想讓小朋友在準備過程中,學到些什麼吧?
既然這樣,那所謂的排名重要嘛? 又,為什麼一定要比賽呢? 
很多老師會帶小朋友出去比賽,不管是球賽,還是其他比賽
一樣,到底這些教育部(局)辦的比賽意義在哪呢?

我們常常說,過程比結果重要
但在基層教育中,又有多少老師真的覺得過程比較重要? 有多少小朋友是認為過程比較重要的?
很多時候要比賽都會有集訓.特訓
我都很好奇,到底這些訓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過程嘛? 不會吧,一定是要讓結果好才有這些額外的訓練阿
那為什麼是只有對某些小朋友進行額外訓練呢? 為什麼只有這些小朋友有這種機會呢?
如果教育單位是想推廣一些觀念想法,所以辦比賽
那只訓練某些小朋友,讓他們有比其他小朋友更深更廣的概念能力
這樣的風氣為什麼是對的?
為什麼不是大家都有一樣的機會去學習教育單位想推的觀念呢?

當我們習慣把焦點放在結果,那過程的意義很容易被忽略,或說過程的美好不容易被欣賞到

舉例來說,我覺得小朋友球賽最主要的是讓他們學習合作,知道合作的美好,而不是那個名次
技術層面我認為在小朋友階段要放最輕
認清自己在一個團隊中是不可缺的一份子,有那種自信,團隊有那樣的包容力
我覺得才是很需要讓小朋友培養的,但這個很容易跟名次爭取上衝突
(今天有個小朋友就跟我說:就算我把第二球救起來,她們也打不過去阿...那幹麻救?
光是這樣的回應,我就知道小朋友對於團隊的觀念還要加油,即使他們有些球技了)

我國小美術比賽得過無數的獎,結果來看我美術方面是閃亮的
但從過程來看,這不過是我比同年齡的人精伶點
因為每次寫生比賽我會先去看評審名單,比多了就知道怎樣的評審喜歡怎樣的作品
我就畫他們喜歡的東西就是了
我得到很多大獎,但同時也失去了那個年齡該培養的創意與想像能力,也無法學習處理失敗

國小我科展得過高市冠軍,從結果看這是好的,讓我有機會去看一下什麼叫做全國科展
但我很清楚那個獎很大部分是指導老師知道怎樣去建構研究
我學到科展要得獎,架構該怎樣架,這幫助了我國中時的科展比賽,架構對了基本上就會得獎
但我沒有培養到研究事情該有的熱誠,我沒學到最根本的"思考方法"

我只是很好奇
比賽,尤其是校際間的比賽
到底是老師們的得獎慾望比較強烈,想要從小朋友身上得到些指導上的回饋
所以會不斷"督促"小朋友
還是小朋友真的學到了享受比賽... 享受包含了過程和結果

以上是對我自己的提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歡迎親朋好友發表留言 :)
若無gmail帳號,請於發表身份選擇 名稱/網址 ,將 名稱 輸入後按 繼續 即可,網址可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