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Dec 2008

百大比例

今天那個駐瑞典文化xxx的參事說,瑞典大學百大比率是世界最高
他的算法是:瑞典進入百大的大學數/瑞典總大學數
但如果是這樣算的話,丹麥更高阿
丹麥全國只有4所大學,有2所在百大內,那這樣丹麥大學百大比率是50%耶...

其實重點是,每個國家對於大學的認定不同
像丹麥只有4所大學,是指只有這四所學校畢業的學生,畢業證書是大學發出來的
其他學校畢業的學生,畢業證書是從國家發出來的,不是大學

但這些所謂的"其他學校",像哥本哈根商學院 ,丹麥科技大學等等
他們也都有學士碩士博士program,台大政大也都會有交換學生在那
他們之所以不被歸為"大學",是因為丹麥把"大學"定位成學術研究機構

其他學校也是都有在做研究
只不過他們的研究是與業界連結性強的,而非純學術
因此,雖然也有學位 ,但丹麥嚴格來講不把這些學校歸為大學
並不是說這些學校就不好,只是走向不同,不攻純學術而已
不可小看這些跟企業合作性強的學校對國家發展的貢獻,這些學校的研究貢獻是很實務的
貢獻的層面和學術研究不同,但都很重要

--
我會知道這個是有一次我問丹麥同學:到底丹麥有多少大學?
他想了一會兒,認真的問我:你指的大學是什麼意思?是university嘛?還是...?
可惡,他這樣問害我也認真想了一下
阿大學不就大學嘛?university不就大學嘛? 還有什麼意思?
同學後來才講說,如果是指有提供學位program的學校,那很多
但如果是指大學,完全學術導向的學校,那全國就只有4所

其實這種什麼百大不百大的比率之類的,對我來講根本不重要
我只是想到,數字很容易騙人
要注意數字背後代表的東西是什麼? 算出來的值能不能拿來做比較?
至於為什麼一定要做比較 ,這就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

我個人是覺得在那邊比來比去的很無聊
反正認真要比的話,每個人馬都可以當第一名
把criteria設的對你自己最有利你就贏了
這就是一堆大學排名的把戲

像這位參事舉的例子一樣
他以瑞典百大率來表示瑞典高等教育強
但要challenge他也很容易阿
為什麼用百大率來當指標? 不能用世界前60名大學比率或前49名大學比率或前200名大學比率嘛?
你用百大率可能就是100這個數字對瑞典解釋上是最有利的
但這些都是數字遊戲而已阿
所謂的教育水準教育能力,真的可以用量性的方式表示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歡迎親朋好友發表留言 :)
若無gmail帳號,請於發表身份選擇 名稱/網址 ,將 名稱 輸入後按 繼續 即可,網址可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