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May 2009

來去走走

Camilla 昨天約我出去

她:你們家附近是不是有個墓園?

我:是

她:那我們星期天去那走走好了,去那聊聊天

我:好阿,但其實我沒去過那裡耶

她:那我一定要帶你去一次,那邊埋了很多丹麥人,我想現在不管多晚應該都很多人會去那



想想一樣的情景換成台灣版


場景:辛亥隧道附近

A:你們家附近是不是有個墓園

B:是

A:那我們星期天去那走走好了,去那聊聊天

B:喔??? 好是好,但其實我沒去過那裡耶

A:那我一定要帶你去一次,那邊埋了很多台灣人,我想現在不管多晚應該都很多人會去那

(台灣版一整個不舒ㄏㄨˊ orz)

28 May 2009

你必須用手中的牌玩下去

一個故事


艾森豪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和家人玩牌,連續幾次都拿到很糟糕的牌
情緒非常不好,態度也開始惡劣起來
他媽就對他說:你必須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就好比人生,發牌的是上帝
       不管是怎樣的牌,你都必須拿著,你所做的就是盡你全力求得最好的結果


下面不是他媽講的,只是一種態度吧:
If you don't like something, change it.
If you can't change it, change your attitude. Don't complain.

試著透過改變自己的態度去改變自己的生活

--
我還是一直在為我回台灣做心理建設
總覺得要找出一個我能follow的準則,然後慢慢去調整
為什麼我一直覺得回台灣,像是要到另一個國家一樣,這麼的不安呢?

我想是擔心適應不良吧

當初我到丹麥,是幾乎放掉在台灣建立的價值判斷,重新用丹麥的方式建立
才能慢慢的在這社會生活遊走
要說服/強迫自己放棄根深蒂固相信20幾年的東西,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阿...

之後會回台灣,或許有些在丹麥建立的價值觀我不想丟掉
就像一開始我不想丟掉我在台灣建立的價值觀一樣
那種心理上對事情的判斷,與外在的社會判斷,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衝突
我想我只是不確定該怎樣去處理這種衝擊,以怎樣的立場和態度去看待這種距離


但我想我會找到方法的~ 時間問題而已
這同時也是件有趣的事情,享受並處理文化衝突
(對了,還有氣溫適應問題,這應該問題很大)

26 May 2009

友善

其實我覺得我在丹麥,大部分時間遇到的人都對我很友善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不友善的話我聽不懂,所以不覺得有不友善的狀況)

像今天打完球下雨,我和幾個丹麥人就在那邊躲雨
躲雨很無聊,很無聊就聊天
聊一聊雨停了,就一起騎車回家,騎車回家途中當然也是聊天
最後大家交換個電話,以後打球好互相約
其實這種感覺是挺好的,就是我不會有被isolate的感覺,即使語言不通

像今天跟我一起回家的那個女孩,他分享了他讀完書後工作的狀況,跟我聊我住的區域等等
雖然都是一些小事情的聊天,但整個就是讓我覺得很舒服
就是很友善的感覺

我沙排的trainer對我也實在是很好
他每次丹麥文講解完,就會走到我旁邊,用英文再講一次
其實他大可不必這樣的,他可以完全放任我,因為我實在是少數族群
(應該說唯一的異類,連族群都稱不上orz)
他這樣做只是增加他的工作量而已
但對我來講,我會覺得這是種感覺很好的互動,感受的到人家的用心和願意幫你的企圖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在台灣的大學中,或不一定在大學中,例如在一個團體內有個外國人
唯一能溝通的語言是英文
我們會讓這個外國人參與多少我們的生活圈?我們會讓這個外國人感到多友善?
我們會時時刻刻想到:喔,身邊有個外國人,他聽不懂我們講的話
          所以我們不管做什麼決定前一定要翻譯一次給他聽,讓他參與整個活動
或直接我們就是英文溝通
我們會這樣嘛?

當然你可以argue:外國人到台灣來,多少要會些中文吧?怎麼會是台灣的人要去配合他?
是,我會說這個想法很合理
但如果一個人不會中文,那我們會有那種氣魄去接納他,就像接納一個新的台灣朋友這樣嘛?
不要說氣魄啦,說我們會不會給他同等機會來當我們的朋友?
我會說我自己做不到

所以我會說,我在丹麥,我感覺被接受度很高,我感覺我週遭的人很友善
我會很感謝他們願意花些時間花些精力,縮短我們之間因為語言因為文化所造成的距離
畢竟如果人家不願意這麼做,那我其實也無能為力
因為這是人家的社會,人家的體系

基本上我覺得我是非常幸運遇到這些朋友這些人啦
如果我在丹麥期間遇到的是另一批人,說不定整個觀感又不同了
我只能說我運氣很好

--
其實我剛到丹麥的第一年,很封閉的(封閉是相對於現在來講,不表示我現在就多開放)
一直到有一天跟一個朋友聊天
他講講講,講到一句:It is always good to meet new people.

這讓我突然開了
讓我開始對於結交新朋友,認識新的人,有種期待,也不排斥
每個人都有他特別的地方,都有他的故事
多認識一個人,因此讓自己視野有機會更寬廣些,讓自己的小世界更接近這大世界
何樂而不為?

20 May 2009

無限可能

我現在有在打沙灘排球
原本是星期三的班,但這星期我轉到星期二的班,因為星期二的教練很強
她是丹麥沙排國家代表隊的,只比我大一歲
教學很有方法又很有耐心,是我看過最會帶練球的人,我很佩服她的教學技巧,而且人又超正

但其實我從星期三的班,跳到星期二的班時,我是有猶豫的
因為我認識的人都在星期三的班,星期二的我不知道會有誰
最可能的狀況就是完全不認識,這會讓我有些顧忌
因為沙排基本上練習都兩兩一組
如果誰都不認識,剛好去練球的是奇數人數,那落單的很可能就是我,這會有些尷尬

但後來我想想,不管啦,到國外什麼都沒有,臉皮厚最有
真的沒有人可以跟我同組的話,那我就去跟人家插一腳,說三個人一起練

剛剛在club網頁上,看到一個人po文
她寫丹麥文,我就把他丟進去google翻英文
他想找個練球partner,還有比賽的partner

剛好他是我星期二班的,所以我就寫信過去跟他說我也是那個班的,但我是外國人
如果他不介意的話,我們可以試著配合看看
過不久他回信了

她說:
我不知道你丹麥文程度,所以以下寫英文
我猜你是那個在班上唯一不是講丹麥文的同學~
我想我們可以試著合作,看看配合起來可以到怎樣的程度
上次練習的時候我有注意到你,看的出來你打了很久的球了
為了讓你確定我在網頁上po的,我再寫一次英文版的給你
然後看我的需求和你的需求是否一致 ...... (以下略)



其實對我來講呢,什麼都沒掌握,確實會讓人有些不安的
就像我剛來丹麥的時候,或我轉到這個班的時候
但什麼都沒掌握的時候,表示你雙手是空的,這時就表示你什麼都有機會去掌握
以這種想法去面對事情,把心胸打開點,準備好去接受所有的可能性
好像要去拆開一個包好好的禮物,你不知道裡面有什麼,但你期待著
就像這樣的感覺

你不知道會遇到什麼狀況(如:大家會不會排擠你?大家會不會對你很好?)
但你期待著一些事情的發生~
而當它發生的時候,順著故事走就對了,基本上都會是有趣的

19 May 2009

歐巴馬

講的不錯阿

他說:當我們對這些思考和理念與我們不同的人敞開心胸和心智,我們才會發覺至少有共同點的可能

"When we open our hearts and our minds to those who may not think precisely
like we do or believe precisely what we believe—that’s when we discover at
least the possibility of common ground"

他也說:我們要堅持我們的原則,為我們認為對的事奮鬥不懈
    同時不醜化這些跟我們一樣有強烈信念的彼端人士

這是他到天主教大學演講時,被問到對墮胎看法時的應對

他最後的回應是:

"let’s work together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women seeking abortions by
reducing unintended pregnancies, and making adoption more available, and
providing care and support for women who do carry their child to term."

他不直接在支不支持墮胎上面做辯論,他在雙方都能接受認同的行為上做努力
你可以說他在逃避一個敏感的問題
你也可以說他很正面的在解決一個敏感的問題,因為他把戰線拉到更前方
如果前面擋住了,後面就不會有這種敏感的問題產生

--
不知道我們朝野雙方能不能有一點點點點這樣的企圖
企圖盡量不要去醜化另一端

雖然我覺得要國民兩黨這樣做,很難 orz

18 May 2009

2009 eurovision

恭喜挪威得到冠軍!!

23歲的大男孩Alexander Rybak, 出生於白俄羅斯, 4歲的時候和父母一起搬到挪威
自己寫了這首fairytale, 整首歌(詞曲唱)通通自己完成,代表挪威出賽
挪威1995得過一次冠軍後就沒再得冠了, 直到今年再次得冠

Alexander Rybak創了一個紀錄, 就是這次是歐洲歌唱大賽歷來勝差最大的一次(25國參賽)
挪威也將因此成為下屆eurovision的主辦國




歌詞:
Years ago, when I was younger
I kind a liked a girl I knew
She was mine and we were sweet hearts
That was then but then it's true

(Course)

I'm in love with a Fairytale
Even though it hurts
Cause I don't care if I loose my mind,
I'm already cursed

Every day we started fighting
Every night we fell in love
No one else could make me sader
But no one else could make me high above

I don't know what I was doing
Suddenly we fell apart
Now on days I can not find her
But when I do well get a brand new start

(Course)

I'm in love with a Fairytale
Even though it hurts
Cause I don't care if I loose my mind,
I'm already cursed

(Course)

She's a fairytale oo yeah
Even though it hurts
But I don't care if I loose my mind,
I'm already cursed

15 May 2009

怎麼會需要這麼多大樓啊?

臺大為了進百大,真的是拼了 (誤)

看到一封信,醫學院發的
本院各籃/排球隊長、學生會代表:
請於5/12(星期二)晚上7點鐘
到學生活動中心307室(多功能廳)開會
事由:
醫學院藥學大樓,即將於5/13(星期三)下午,在社科院動土,新大樓位置會拆除社科院學生宿舍及籃球場。而拆除社科院球場會影響到社科院的運動,本院楊院長曾答應會妥善解決法社同學的打球問題。因此,請各位來討論室外籃/排球場,如何分配時間四院共用


如果我是法社學院的學生,我會宇宙無敵不爽吧
公衛大樓已經吵一次了,現在又來個藥學大樓
"新大樓位置會拆除社科院學生宿舍及籃球場"
雖然那宿舍還真的是很老舊了,可以叫危險建築了吧orz
但要拆也不是這樣搞吧,這完全就是侵犯學生活動空間阿

想當初大一的時候,公衛盃加練都是到社科院的球場阿,當時可是大大一片,還有荒草地勒
現在藥學大樓一蓋下去,那有我小時後回憶的地方,就正式通通不見摟~~

藥學大樓是要幹麻? 醫學院是想搞一個科系一個大樓喔?
以後搞不好會出現一個牙醫大樓,或是台大牙醫院,反正牙醫很早也在傳說要自己成立一個院了
其實那個基因體中心旁邊的小房子,女6宿舍那邊,就是以前的藥學系館阿
廢在那邊不用不整理不知道在幹麻...

難怪最近台大學生一直在諷刺台大,來個百大之神影片好了,有喇叭的要開
對啦,台大學生很難搞,超級難搞
但台大校方也很腦殘阿,超級腦殘



學生拿傅校長的語錄和現在的李校長相對照,很明顯這兩位的層次差很多阿~~
紅字是傅校長講的,敦品.勵學.愛國.愛人 是台大校訓
黃字是李校長講的,是李校長開學典禮致詞時,期勉新生的

下面是海島新聞對此事的報導
海島新聞是學生自己製作的校園新聞

電腦回來了

最近因為沒有電腦,晚上從學校回來就沒事做
沒事做就看書
就把以前大二買的見樹又見林拿出來看

會拿這書出來看我都覺得很神奇
1.我不知道當時怎樣選的,居然把一些我以前不會去翻的書帶到丹麥當閒書
2.我居然會想要去看它

這書我以前沒看完,或說根本就不知道這書在幹麻,看了幾頁就不看了
我大概想的到以前我會說:寫這些是什麼鬼...
雖然我現在還是還沒看完,但至少已經可以看的懂些,也看的下去

我心裡就在想,這也不能怪我大二不看這種書阿
又沒有人教我相關事情
我也沒有太多經驗去感受書上要講的事情
以前上社會學的時候說要買,就買阿
但沒人帶著讀我哪懂阿,我的背景不是這種背景阿

但我覺得現在真的好多了啦
或許是因為我在兩種很不一樣的社會系統待過,台灣和丹麥很不一樣
書裡面講的很多事情
我可以比以前理解個人層次和大一點的層次之間的交流和關係

其實我覺得齁,學會退出來看事情比較不容易生氣
在丹麥學的社會學,哲學,有幫助我處理情緒

--
我記得很清楚,以前丁老師上衛生教育的時候,也是有先帶到一些社會學
當時我的反應是"嗤之以鼻"

我就覺得:這些是什麼鬼東西... 要邏輯沒邏輯,要結構沒結構,鬼扯

那是我小時後不懂事的反應
某程度上是種學習自然科學的優越感,覺得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不是東西
很偏激,但這確實是我在台灣受教育期間一直有的心態
就很狹隘吧,無法接受不同的思考觀點

3 May 2009

Danish gay team

我在Armager打的比賽目前打三次了,其實多少少大家都有見過彼此

其中有一隊很特別,他們每次都只用五個人打,五個男生
彼此是講泰語的,但也會講丹麥話
他們很矮,比我還矮
但跳躍力驚人,體力也很嚇人
他們五個人就可以贏人家六個人的正規隊伍

他們的隊名是丹麥文
我的隊友跟我說,那隊名的意思就是Danish Gay
我隊友也說,他們每次都用五個人打可能是因為他們是gay,gay當中沒有女生
但混排的比賽規定場上至少要有一位女生,所以他們乾脆用五個男生打

我也不知道怎麼講
我只是覺得,他們很大方的直接用gay當他們隊名,雖然我不是很清楚這是什麼意思
但我感受到一種包容性
或許我不該說包容,我該說這是種自由的表現

我的隊一直都是以我們club的名字當隊名,因為這是讓我們這些人組在一起的原因
而他們選擇了用gay當隊名~ 當然他們可以選擇用其他的名稱來代表他們
但他們敢,而且他們也願意用gay這個能代表他們這群人的名詞當隊名
我覺得這某程度上反映出社會風氣的開放與自由

而事實上在現場我也感受不出別人對他們有什麼眼光還是態度,一切就是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