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Jan 2010

身價

今天聽到新聞說,台股昨天下挫,影響到xx股
郭台銘身價因此下跌了xxx元,只剩xxx元

我聽了覺得...
為什麼在台灣,一個人的身價是用他的財產來決定的呢?
你可以說郭台銘擁有多少金錢 ,但用金錢多寡來表示/判斷一個人的價值
我不大能理解這邏輯

對我來講,真正的財富是腦中的東西阿...
腦袋和內心很rich的,才是真rich阿

這並不是說錢不重要,但錢是功能性的
我真的不懂錢的多寡 = 人的價值 這概念
還是說,身價是指一個人在市場中的所對應的金錢數目?
但不管怎樣,都跟錢有關阿
阿我就不能理解為什麼人的價值可以用錢來衡量


教育部字典說,身價是指
1.社會上的地位、評價
2.舊時稱娼妓婢妾的賣身價
如果大家習慣於用錢來衡量/表示社會上的地位評價,那我覺得這社會很可悲

2 comments:

  1. 很遺憾資本主義社會目前就是被膚淺的媒體操控社會價值觀
    因為他們沒辦法剖析一個人內在心靈來判斷他是否富足
    一方面標題不夠聳動,一方面心靈富足也無從量化,只能在康永的真情指數中看到吧...

    不過也不必太過在意這些標題,畢竟這類財經報導本來就是在講錢,量化的金額當然是參考指標
    不知道國外的報導是否會講到心靈指數,我想也很難吧!?

    不過,不可諱言的,我們一開始介紹一個人的時候,都會說他的職業是什麼,其實就間接影射到他的社會地位、經濟能力,多少會給人貼上標籤,不過我們應該盡量做到的是,用一個人的內在來評斷而不是外在條件,不過真的不容易...

    ReplyDelete
  2. 其實我看不太懂第一段, 但我試著回應
    1.
    我想媒體和社會是並存的, 並不是誰控制誰
    要談社會價值觀, 不可避免要把一個國家或區域的文化/歷史/宗教信仰都一起談, 很多根深蒂固我們完全不會去懷疑的道德觀念(ex:尊師重道, 孝順, 一夫一妻), 或社會判斷(ex:抽煙的女生容易被看低, 未婚生子不應該), 都是社會價值觀, 這些價值判斷不用媒體來傳播, 就會建立在這個社會中, 因為這樣的價值是被這個社會的文化歷史宗教信仰等等所支持的, 媒體沒有那種能耐改變/建立社會價值觀, 媒體想要這麼做也要這個社會允許媒體這麼做, 這是雙向的, 跟資本主義非資本主義沒有關係, 就算在社會主義的國家中, 媒體和社會也是不斷互相影響的, 只有人民社會願意讓媒體以這樣的方式影響, 媒體才會發揮作用

    2.心靈富足能某量化? 當然可以阿~ 設計問卷測生活滿意度, 生活自由度, 快樂評估等等, 高興的話用薪水多寡來測也沒人說不行~ 不少跨國研究有在做這些心靈快樂度的比較研究, 重點是這些用來量化的指標能否說服人, 而且為什麼一切都要用量化來表示?這些研究的背後目的是啥? 就像大學排名一樣, 把一所大學用量化的數據表示好壞, 你能接受嘛? 可以的話那為什麼不能接受心靈被量化?

    3.我想中文有"身價"這個詞, 某程度上就表示了我們看待人的態度, 否則我們根本不會創造出這個名詞, 這跟是否為財金報導無關. 別種語言我不清楚, 但英文的話我想不道有名詞是講"身價"這概念的, 為什麼沒有? 因為沒想過用這樣的方式去表達一個人, 我頂多會說一隻筆或一隻狗cost多少錢, 但不會說人cost多少錢, 只有在古代把人當奴隸販賣才會這樣說人cost多少, 但此時已經不把人當人了, 是當物品

    4.介紹職業的時候是否會給人貼上標籤? 這取決於你是否心中有標籤這件事情, 為什麼聽到職業介紹時不是想到他對於這社會的貢獻, 不是想到他的興趣, 而是想到社會地位和經濟能力呢? 難道這個也要怪給媒體嘛? 還是老話, 媒體說媒體的, 願不願意接受這樣的訊息傳播, 要這個社會風氣允許, 如果你內心同意媒體傳達的訊息, 甚至用自己的話語替那樣的訊息傳播, 那把社會責任怪罪媒體是很弔詭的

    ReplyDelete

歡迎親朋好友發表留言 :)
若無gmail帳號,請於發表身份選擇 名稱/網址 ,將 名稱 輸入後按 繼續 即可,網址可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