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Jun 2010

Research Ethics

昨天下午有個PhD seminar,參與人員是health faculty的PhD學生或是involve in research的人
由兩位講者主持
重點是講research ethics and ethical clearances in health research

這兩位講者
一位是待過丹麥只要是做有關人的實驗,就必須送審的倫理審查委員會
一位是待過丹麥只要是做有關動物實驗,就要申請的倫理委員會

話說會成立審查有關"人"實驗的委員會,是因為二次世界大戰
二次大戰期間有國家用人來做些不人道的人體試驗,所以促使這樣的委員會成立
丹麥目前有11個這樣的委員會,每個委員會至少要有7個人
跟世界上最不同的是,丹麥對於組成人員的限制

7個人中,規定一定要有3個是從事科學工作的人,這個大概全世界都一樣
但丹麥同時也規定,另外4個人一定是不能從事自然科學工作的人
所以會有政黨代表/經濟學者/基礎教育的老師/商界的人/農夫等等 都有可能
如果主席是科學家,那副主席一定不能是科學家
他們要確保一定的平衡

講者說,你要申請實驗,得先問自己
如果這樣的實驗,實驗對象是你的父母或是小孩,你還會不會設計這樣的實驗?
先不管什麼雙盲 單盲 隨機分配 這種科學術語
你只要問你自己
願不願意讓自己的親人,在你的實驗設計下參與像是新藥測試/新醫療技術測試 等等的實驗
如果你有一點點的遲疑
那這個實驗方法不用送審了,一定不會過

另外,丹麥的藥物試驗
你要有新藥出來,新藥的標準不是達到至少跟市面上最差的效果一樣好就好
丹麥的標準是,你要達到跟市面上最好的藥效果一樣好,才有可能核准
他們不允許有任何的人體試驗閃失,只要有一點懷疑會對人有傷害,一定不準做
這讓我想到我們偉大的H1N1疫苗,感覺台灣人真不像人,被實驗玩假的

另一位講者是動物倫理的
在丹麥,任何的動物實驗,每隻動物都要被核准,是"每一隻"動物,每隻小白鼠,每隻兔子等等
核准的項目包含你怎樣做實驗,怎樣對待你的實驗動物
沒有核准的動物不準使用

另外她也講到的學術倫理
她有三篇文章是以中文發表的,但她完全不懂中文
這什麼意思?
意思是,她的文章被人翻譯成中文,然後投稿到中文期刊
她的名字同時也被拿掉,只剩下跟她合作的人的名字,那個人是Chinese
這邊的Chinese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我不確定,但這種事情真的是很糟糕

其實把國外期刊的東西翻成中文投中文期刊
或是把國外會議的東西翻成中文,投我們國內會議
這種事情在台灣時有所聞
我真的很討厭這種事情某程度上大家大概知道,但又有某程度上的默許
非常厭惡這樣的風氣

她說學術倫理很簡單
你只要心理一直想著"尊敬 誠實",你就不會做錯
之前有位PhD學生,研究做的非常的好,一切都很棒,很認真
但就在最後,寫論文的introduction時
因為時間太趕了,就抄了某篇文章的一段話
就那一兩句話,這位學生永遠拿不到PhD,完全被撤銷
所以,路一定要走正,不管怎樣,一定要走的很正
丹麥對這種事情非常非常嚴格
誠實這件事情是不能開玩笑的,一開玩笑就是賭上你未來的事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歡迎親朋好友發表留言 :)
若無gmail帳號,請於發表身份選擇 名稱/網址 ,將 名稱 輸入後按 繼續 即可,網址可不填